財務報表審計是會計師事務所最常見的審計業務以及法定業務。審計依據的是中國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標準。委托會計師應當委托會計師事務所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或者具體事項,發布審計報告,供股東、上級單位和政府部門使用。財務審計報告費用使用標準,由國家規定。
根據企業類型的不同,可以分為國內企業財務報表審計和國外企業財務報表審計兩大類。審計報告通常由審計報告正文、審計報告所附材料和審計報告說明組成。
審計報告的用途如下:
1、提高潛在用戶對會計報表的信任;
2、為了滿足內部和外部用戶的需要,通常向股東或投資者、上級部門和政府機構提供;
3、有關年檢要求,如:工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稅務局、海關、財政局、商務委員會、統計局等。
4、為了滿足特殊用途的需要,例如,在并購過程中,為了避免收購方的財務和稅收風險,被收購企業進行了全面的財務盡職調查
財務報表審計程序
1、會計師事務所應當與客戶進行初步溝通和理解,確定審計的目的、范圍和成本,締結業務協議;
2、會計師事務所安排項目組有一份資料清單;
3、被審查方應當按照信息清單編制有關審計信息,確定現場審計的時間;
4、現場審計階段;
5、總結審計工作,編制審計報告初稿;
6、與被審計單位交換意見;
7、正式審計報告的發出;
注:
1、會計基礎是年底資產總額;
2、費用按固定費率和累進間隔計算;
3、在上述會計年度,連續審計按年度計算;集團企業分別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