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利申請成功后,不僅能獲得政策上的支持,更能構成技術壁壘,獲得市場先機。那么,想要成功申請國際專利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流程有哪些呢?
國際專利申請需要哪些條件?
一、傳統的巴黎公約途徑
若想獲得多個國家的專利,申請人應自優先權日起12個月內向多個國家專利局提交申請,并繳納相應的費用。利用這種途徑,申請人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文件和籌集費用。
二、pct途徑
自優先權日起12個月內直接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一份用中文或英文撰寫的申請,一旦確定了國際申請日,則該申請在pct的所有成員國自國際申請日起具有正規國家申請的效力。申請人自優先權日起30個月內向欲獲得專利的多個國家專利局提交申請的譯文,并繳納相應的費用。
三、國際申請日的效力
國際申請可以產生國際申請日,國際申請在每個指定國內自國際申請日起具有正規的國家申請的效力。國際申請日就是在每個指定國的實際申請日。
1、簡化提出申請的手續
申請人可使用自己熟悉的語言(中文或英文)撰寫申請文件,并直接遞交到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
2、推遲決策時間,準確投入資金
在國際階段,申請人會收到一份國際檢索報告和一份專利性初步報告。
根據這些報告,申請人可初步判斷自己的發明是否具專利性,然后根據需要自優先權日起30個月內辦理進入多個國家的手續,即提交國際申請的譯文和繳納相應的費用。
國際專利申請流程:
國際專利申請是申請人就一項發明創造在《專利合作條約》(簡稱PCT)締約國獲得專利保護時,按照規定的程序向某一締約國的專利主管部門提出的專利申請。主要目的在于,簡化以前確立的在幾個國家申請
發明專利保護的方法,使其更為有效和經濟,并有益于專利體系的用戶和負有對該體系行使管理職權的專利局。
第一步:提交申請
申請人以一種語言,提交一份滿足 PCT 形式要求的國際申請,并繳納一組費用 。
第二步:國際檢索
由“國際檢索單位(ISA)”(世界主要專利局之一)檢索可影響
發明專利性的公開文獻,并對發明的可專利性作出意見。
第三步:國際公布
國際申請中的內容將自最早申請日起 18 個月屆滿之后盡早公之于眾。
第四步:補充國際檢索(可選)
由愿意提供補充檢索且未參與主檢索的國際檢索單位執行,查找進行主檢索的國際檢索單位因現有技術在語言和技術領域上的多樣性而未能檢索到的已公布文獻。
第五步:國際初步審查(可選)
經申請人要求,國際公布后(通常是在對原申請做出修改的情況下),由一國際檢索單位進行附加的專利性分析。
第六步:國家階段
PCT 程序完成之后,申請人開始直接向希望獲得專利的國家(或地區)專利局尋求專利授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