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找代理注冊公司很方便,但是有些細節也要注意。如果這些細節不清楚,公司注冊會很麻煩。今天,頂呱呱公司注冊編輯將總結這些公司注冊的細節。讓我們看看!
企業登記需注意的細節:
1.公司名稱,商標和域名。
為初創企業起名有許多講究:企業名稱要好聽,容易記住,而且便于傳播;企業名稱最好與產品或服務的品牌相一致,便于品牌建設和推廣;企業名稱不侵犯第三方的商標、商號等知識產權。在確定創業公司名稱之前,我們建議最好是自己或找專業代理進行名稱和商標查詢,以確保:公司使用的名稱不會侵犯第三方的商標、商號等知識產權;公司名稱還可以作為公司產品或服務的商標注冊。
2.企業類型:
A.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適用于暫時不需上市、不發行股票和募集資金的中小企業。
與獨資企業相比,其客戶選擇范圍較廣,例如可以在全國范圍內經營,而個體經營者一般都在該地區范圍內。
B.股份公司,需要向社會募集資金并公開發行股票的大型企業,這類公司可以上市。
C.合伙企業,一般適用于事務所,設計院等。
D.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只想開一家商店從事經營活動的,可選擇此類型。
上述主要是幾種公司類型,可根據自己的發展選擇適當的企業類型進行登記。
在這些公司中,有限責任公司最為普遍。
3.法人代表。
選擇公司法人,也要十分小心,不要選擇有稅務問題的人,比如有納稅記錄不好等人,最好不要做法人,否則會給你注冊的公司帶來一些不必要的稅務麻煩。
個體跑到相關機構或政府部門去,比如工商、地稅局、銀行等,可以說是非常麻煩、復雜的工作。申請者對政策也不了解,當資料修改后再次申請時,被拒絕的幾率依然很高。
"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當然要專業的人做,會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
4.公司注冊地址。
企業應在哪里登記?在創業公司成立之前,這也是一個需要仔細考慮和研究的問題。企業選擇注冊地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各地的財稅政策和待遇的差異。為吸引企業,各地競相出臺地方性的稅收優惠和財政扶持政策,形成了一批“政策高地”和“稅收洼地”,而注冊在這類“政策高地”和“稅收洼地”中的企業,往往能享受這類地方性的稅收優惠和財政扶持政策。
公司的業務范圍應填寫:
先想到你要做的行業,具體的業務范圍可以百度。
在寫業務范圍時,不要寫具體產品,應寫大行業名稱。
在填寫企業經營范圍時盡量做到全面多寫,這樣有利于企業業務的拓展,避免后期再去增加/減少經營范圍/變更經營范圍,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6.公司注冊資金。
在建立公司之前,要考慮清楚如何設置公司的注冊資本,并為之準備相關的資金?,F行認繳登記制下,股東無需登記實繳資本,不再限制公司成立時的首次出資比例,公司股東以貨幣出資金額占注冊資本的比例,公司股東不需對出資期限作出規定,注冊資本具體實繳時間由公司章程規定。
所以,創業者在確定公司注冊資本時,基本上已經沒有太大的限制了。要提醒企業家們注意,注冊資本的設置還必須考慮到企業自身的特殊性,有些行業對
企業注冊資本還是有特殊要求的。例如,如果企業的經營需要ICP許可證,那么企業的注冊資本不得少于100萬元人民幣,否則,企業不能申請ICP許可證。
7.股東的出資方式。
另一個與投資有關的問題是投資形式,需要創業者在成立公司之前考慮并做相應準備。出資形式以貨幣出資最為普遍,如果創業者只以貨幣出資,籌備工作就比較簡單,籌好"銀錢"即可。在適當的條件下,企業家還可以利用知識產權等非貨幣資產進行出資,此時,企業家需要確保用來出資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為企業家所擁有,能夠轉讓給公司,而不會帶來權利負擔或瑕疵,另外,企業家還需要對知識產權等非貨幣資產進行評估,以便用于出資。
8.行業資格證書及證明文件。
一些工業企業需要有特定的資格或證書才能從事相關業務(例如許多互聯網項目都需要ICP許可證)。創業之前,先要了解公司擬從事的業務需要哪些資格或證照,公司取得這些資格或證照的可行性和難度,為取得這些資格或證照公司或其股東需要滿足什么條件等等(例如,申請ICP牌照時,公司須繳足不少于一百萬元的注冊資本),并據此做好相關準備和安排。
誰將成為“注冊股東”?
創建公司時,需要確定其“注冊股東”。假如注冊股東是企業本身,那么就沒有額外的準備工作可做。如果由于某種原因,企業家本身不是公司的注冊股東,而需要另一位注冊股東來代其在公司持有股份,企業家必須做好以下準備:選擇代持人;與代持人擬訂代持協議并簽署。要避免或降低代持風險,創業者需要在這方面做好充分的思考和準備,不要馬虎。
10.股東創始協議。
若兩個或更多的創業者將成為公司的創始股東,在創業公司成立之前,各創始股東最好簽署一份股東協議,明確說明各創始股東在公司中的權益(特別是授予和返還股權的機制),承擔的責任,公司的治理機構和管理機制等等。不要因為約定不明確而導致創業團隊在創業過程中產生矛盾或利益沖突,使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下降,甚至分崩離析。